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掌中藏文化)藏族服饰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2024-03-22 00:07: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据学者考证,藏族服饰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藏族先民的服饰就已经具有了今天藏族人民的特点:肥腰、长袖、大翻领、长裙、束腰、毛皮服装。 这一点在后来的敦煌壁画中也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当时,藏族先民夏天穿毡棕衣,冬天穿羊皮衣,还有羊毛皮衣。 宽腰、长袖、大门襟、束腰、皮衣早已成为习俗,与今天安多的款式相似。 生产方式基本相同。

作者的家乡是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一个半农半牧的高原山村。 这里平均海拔3600米左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 传说中,当地的阿尼智海山被称为“智海三兄弟”,即老大智海热丹托伊麦、二弟智海扎什东智、三弟智海鹳雀九美。 从耀眼的唐卡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三座雪山为背景,身材魁梧的智海兄弟三人头戴白色毡帽,有着慈悲善良的古铜脸,戴着大金耳环,脖子上围着羊绒围巾。 他身着藏袍,身穿金甲,右手执毛飘飘的长枪,左手握缰绳和佛珠,虎皮箭袋内装满神箭和神剑,豹子手持神弓。在他的背上。 他身披皮弓皮套,脚踩长靴,骑着一匹白马,看上去威风凛凛。

传统节日的习俗作文_作文传统节日的习俗_卫藏传统婚礼习俗

安多藏族女装 马富江 摄

著名藏族学者根敦群培在其著作《白色历史》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所信仰的神的服装实际上来自于当地的古代服装文化。 他举了印度恒河女神脚上的脚镯、安多玛庆邦热(积石山神或黄河神)戴的毡帽、中原观世音菩萨穿的斗篷等例子。 。 根敦群平说的是真的。 唐卡上山神阿尼智海的服饰确实展现了海南藏族的服饰风格。 最明显的就是他们头上的白色毡帽。

卫藏传统婚礼习俗_传统节日的习俗作文_作文传统节日的习俗

雪白的毡帽

在笔者的家乡,过年、过节的时候,村民都会戴毡帽。 记得小时候,有的老人冬天会戴狐狸皮帽。 狐狸毛帽子颜色鲜艳,非常保暖,很受当地人的喜爱。 如今国家禁止使用野生动物皮制作服装,它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白色毡帽就不一样了。 在农牧区至今仍能经常看到雪白的毡帽。 如今,藏族年轻人崇尚流行文化。 白色圆毡帽具有时尚元素,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还有几顶黑色毡帽,是年轻人夏季野餐时必备的服装。 奶奶说,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毡帽。 毡帽由帽顶、帽檐、帽框三部分组成。 帽顶尖而高,帽檐小并用黑布镶边,帽带也用黑布制成。 帽架是帽子的支撑架,上面覆盖着红布。 据说红色有辟邪的作用。 毡帽的内侧衬有蓝色布。 蓝色布代表蓝天,有保护眼睛的作用。

制作毡帽的最佳材料是三、四岁羊的羊毛,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制作工艺复杂、精细。 制作一顶帽子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 毡帽是用厚实而有弹性的羊毛毡制成的,可以保护头部,可以减少刀、棍、石块造成的伤害。 它可以防止冰雹、雨夹雪和雪中的降雨。 高原紫外线特别强,毡帽还有防晒作用,有助于保护牧民的皮肤。 这就是毡帽的魅力。

适合游牧生活的藏袍

我家乡的藏袍分为正装和便装。 连衣裙以小羊皮为主,有冬季穿的“荪里”和春秋季穿的氆氇。 服装所用材料价格昂贵,制作过程耗时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因此,它们只在重大场合或节日时佩戴。 它美丽、精致,能体现一个家庭的地位和财富。 父母会准备一套完整的礼服,在孩子成年或结婚时送给他们。

传统节日的习俗作文_卫藏传统婚礼习俗_作文传统节日的习俗

休闲服装包括普通藏袍和村民普遍穿着的丝缎藏袍。 高原昼夜温差较大,白天人们会脱掉右侧的袖子,有时还会脱掉双臂,以方便工作。

男式藏袍和女式藏袍有不同的制作风格和穿着风格。 男子穿藏袍时,将藏袍的下半部分提至膝盖处,并用带子勒紧。 上半部分非常宽松。 穿女式藏袍时,应先垂垂至脚部,然后系紧腰带。 正面要光滑,背面的折痕要整齐。 腰带系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挂在腰上,自然形成一个大包,可以用来装东西甚至婴儿。

藏袍能够很好地体现村民的审美观念。 藏袍的领子、袖口、裙摆、下摆都镶有丝绸、彩布等,过去还镶有虎皮、豹皮。 藏袍上使用虎豹皮有其历史渊源:吐蕃时期,赞普(吐蕃首领)通常向有战功的士兵授予虎豹皮,作为胜利者和英雄的象征。 两侧镶嵌的彩布也有规则。 从外到里,颜色有蓝、绿、红、黄、白等颜色的布。 除夏季短暂外,高原天气大多寒冷。 因此,过去牧民一年中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穿着皮袄。

服装的造型、材质取决于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因此,它们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如今,在笔者的家乡,藏袍已逐渐成为礼俗的代表。

作文传统节日的习俗_卫藏传统婚礼习俗_传统节日的习俗作文

卫藏传统婚礼习俗_传统节日的习俗作文_作文传统节日的习俗

藏族妇女银盾服。智华供图

笔者觉得藏袍中最有特色的是“祖花”,它是当地最古老的服饰之一。 “祖化”指的是羊皮袄,又称“白板皮袄”。 它主要是冬季服装,由羊皮制成。 祖华比其他藏袍保暖性好,皮质柔韧,不仅能防风防雨,还能保暖防潮。 适合高原气候下经常外出放牧的村民。 这种皮大衣往往很宽。 摊开后可以作为牧民游牧时夜间御寒的被褥。 宽袖长袍可以方便手臂自由活动,加长的袖窿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保护双手免受冻伤。 开放的心态可以调节体温。 因此,祖化保温、方便、舒适、实用,与高原气候和游牧生活方式非常相匹配。

“牛鼻子暗靴”和琳琅满目的配饰

过去,村民们也自制藏靴,可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不过,寺院里的僧人仍然保留着穿藏靴的传统。 藏靴的鞋底是皮革制成的。 靴头有尖角,高约2厘米,稍向内弯曲。 由于其形似牦牛鼻子,汉族称其为“牛鼻子靴”。 靴筒上覆盖着各种颜色的织物。 颜色通常用浅红、深红、大红三种布料交叉装饰,拼凑出各种当地民间传统图案。 再加上鞋头和靴面色彩缤纷的装饰,一双靴子往往装饰得极其华丽。

当然,家乡人的衣服上也少不了各种配饰的点缀,通常是手镯、耳环、戒指、藏刀、嘎乌、火镰、胸钩、腰带、辫套等。银、绿松石、珊瑚、珍珠、天珠、玛瑙、蜂蜡等,佩戴后显得格外华丽、珍贵。 当然,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佩戴的。 只有在婚礼和节日时才佩戴,仪式感很强。 戒指、手镯、耳环是男女皆宜的首饰,而藏刀、纱布、火镰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男士配饰,且大多具有实用功能。 比如藏刀是用来吃肉的,嘎乌是藏族的护身符,火镰是用来生火取暖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演变,它们的实用功能有所下降,装饰功能更加凸显。 胸钩、腰带、辫子套等都是女性饰品。 桂南被誉为“藏绣之乡”。 这里的藏族妇女刺绣技艺精湛。 在我们村妇女佩戴的众多饰物中,辫子是最具代表性、也是不可缺少的饰物之一。 是藏族妇女特有的发饰和服饰。 辫子上用彩线绣成,分成数个框,间隔地饰有各种珠宝。 桂南的辫子多是镶银的。 这种辫子也被称为“Mardan”。 它是女孩出嫁时必备的首饰,也是女孩成年的重要标志。

家乡的服饰文化,从远古的御寒御寒,到今天的视觉艺术,千百年来不断演化、融合、继承、创新,融汇了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文化心态、和宗教观念。 它注入飞扬的针线,绽放在皮革、缎子、棉麻上,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家乡的服饰文化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我们都能看到袍裾、宽腰、长袖、色彩缤纷的镶边等古老的藏族服饰。传统仍然传承下来。

搜索